一、开端 
1882年,中国第一家公共电业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成立。 
 
中国第一座发电厂 
 
上海电气公司 
 
  
  
清光绪八年(1882年)7月26日,英国商人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所属的乍浦路电灯厂开始发电,这是我国土地上正式发电的第一座电厂。在这座发电厂发电后第6年,津京开始办电,并在华北最早使用电力。 
中国第一盏灯 
弧光灯 
  
  
  
1882年,沿外滩到虹口招商局码头,竖起中国第一根电杆,串接了15盏弧光灯。 
 
二、起步 
 
1882-1949年 
 
1882年-1991年 
中国电力工业初创时期,发电设备全部来自国外。 
 
1991年-1937年 
民族资本推动,自营电厂比重增加,发电设备制造开始起步。 
 
1937年-1945年 
抗日战争期间,电力工业遭到极大破坏。 
 
1945年-1949年 
解放战争期间,电力工业基本处于停滞。 
 
 
三、艰苦创业 
 
    1949-1978年,中国政府把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,逐步建成中国的电力设备制造体系和电力生产运行体系。 
 
1956年 
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火电机组投入运行,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火电设备的历史。 
 
  
  
1972年 
国产第一台20千瓦火电机组,在辽宁朝阳电厂投运。 
1974年 
国产第一台30千瓦燃油机组,在江苏望亭电厂投运。 
1975年 
国产第一台30千瓦燃煤机组,在河南姚孟电厂投运。 
 
 
 
四、蓬勃发展 
    1979-2002年,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实行“政企分开,省为实体,联合电网,统一调度,集资办电”的方针,加速电力工业的发展。  
首批引进外资、成套设备建设的大型发电厂 
华能上安、南通、大连、福州电厂 
  
  
  
1986年,华能上安、南通、大连、福州电厂分别与美国GE、日本三菱签署设备供货合同。 
 
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
秦山核电站 
  
  
  
1991年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,我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可自行设计、建造核电站的国家。 
 
 
 
五、创造辉煌 
    
2003-至今,新一轮电动体制改革启动,实施厂网分开,由垄断走向竞争,推动了电力工业现代化进程。  
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
甘肃敦煌十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
  
  
  
2009年8月,中国首个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,甘肃敦煌十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奠基。 
 
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
长江三峡电站 
  
  
 
 
2012年7月,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电站正式交付投产。 
 
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
 光伏发电装机 
  
  
  
  
    2017年,我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.3亿千瓦,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数年全球第一。  |